在 hamcq.cn 宣布永久停运的当天,我就看到了这个消息,深感痛惜。
不久后我想到了 HamCQ 的国际站 hamcq.net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网站,发现这里仍然可以正常访问。不知道这里的后续情况如何,但如果 BG5UWQ 前辈依然愿意继续维护本站的服务器与日常管理,让这里继续存续。那当然是最令人欣喜的。
不过相比原本的 hamcq.cn,当前 hamcq.net 提供的功能还较为有限。同时,我个人也对 HamCQ 原有服务的设计有一些想法,希望在此抛砖引玉,供管理员与各位友台参考讨论。
1. 关于操作能力认证与执照认证功能的开放性
hamcq.cn 提供了操作能力认证功能,但自动化认证似乎仅面向中国大陆用户,执照认证也几乎只针对 BY 呼号(当然,记得曾有个别非 BY 呼号通过,但情况特殊)。
既然 hamcq.net 的定位是面向全球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,那么无论是操作能力认证(例如 FCC、CEPT 等)还是执照认证,都应考虑为全球用户开放。这样更有利于 HamCQ 的国际化发展。
2. 关于 HamCQ Logbook 的进一步拓展
hamcq.cn 的 Logbook 功能目前主要是展示通联记录,实际应用有限。但我认为它完全可以承担更多职责,例如:
- 展示通联记录的确认状态(未确认、LoTW 已确认、HamCQ Logbook 已确认、两者都确认);
- 与 QSL 功能联动,增强互动与信任基础。
一个更强大的 Logbook 系统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,并可能成为站点的核心功能之一。
3. 关于 QSL 卡片交换的优化建议
目前的 QSL 卡片交换系统已具备基础功能,但仍有改进空间:
- 许多用户不会接受从未通联过的电台的换卡请求,但目前的系统难以快速判断是否有过通联记录;
- 建议在 QSL 页面中显示用户与请求方是否曾在 HamCQ Logbook 中确认过通联;
- 用户可选择开启“仅允许已在 HamCQ Logbook 中确认的电台发送换卡请求”的选项,甚至可以不向未通联电台显示“交换卡片”按钮。
这样既能避免骚扰,也提高了换卡效率。
4. 关于语言分区与社区多语支持
hamcq.cn 停止运营后,大量中文用户迁移至本站,这对社区是好事。但 hamcq.net 的初衷是服务全球用户,目前首页大量中文帖子可能对其他国家用户造成不便。
建议社区考虑设立语言分区(例如:中文区、英文区),具体方案可以继续讨论,例如自动识别语言标签、设立子论坛等。这样能兼顾原有用户与国际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5. 关于社区管理制度的完善
HamCQ 过去对违规行为的处罚较为宽松,导致部分用户屡次违规,破坏社区氛围,也使得“挂人 CQ”之类的负面现象出现。
为此,我建议:
- 制定清晰、详尽的社区规范与处罚条款;
- 对违规内容做到及时处理,必要时封号处理;
- 封禁用户的呼号与违规原因应适当公开,以儆效尤,维护社区公正与秩序。
作为面向全球的社区,我们更应展现 BY 电台用户的良好形象,严于律己,互相尊重。